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动态信息 >> 正文
学科发展同样需要“回归常识”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日期:2016-11-15   字体:【

      近日,陈宝生部长强调,高等教育要做到四个“回归”。一是回归常识,二是回归本分,三是回归初心,四是回归梦想。消息传出,教育界无不拍手称道,这一少见而又精准的价值论断再一次为新时期教育发展指明了道路,其所连带的思想波澜可以用“群情振奋”加以形容亦不为过。数十年来,在不同类型高等院校中勤勤恳恳工作的普通教育工作者们,常常被各种各样名目繁多的政策口号指使得晕头转向,忽东忽西,了无定所。以什么为重点、以什么为关键、以什么为龙头,以什么为契机、以什么为要务、以什么为前提、以什么为基点、以什么为归属、以什么为抓手、以什么为突破口等指示此起彼伏,再加上“必须”“坚决”“一定”“务必”“毫不犹豫”等一系列祈使句式,言之凿凿,不容置疑,以至于置身于大学学术共同体中的学者们手足无措,往往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四个“回归”切中时弊,高等教育理应如此,作为支撑高等教育内涵品质的学术活动亦应该如此!当下盛行的学科建设活动如能够及时从中获得启示,必将少走弯路。

  大学是探究高深知识的场所,主体的教书育人活动无不围绕着学术的生发而渐次展开。学术的发生、发展显然有其自身的、科学的规律,亦即“常识”。首先,“学问”的发生,来自那些不满足于吃饱喝足的人面对天地人事提出的反诘;其次,当有不同诉求的人群专门以学问为生的时候,“学术”自然而然地产生了;然后,当越来越多的人由于价值选择而聚集于特定领域展开研究之时,“学科”就逐渐分化而成;接下来,在某一专门领域探究学术的人们由于出发点、切入方式、探索路径以及价值皈依的迥异而分列为不同的阵营,“学派”由此应运而生;最后,风采各异的众多学派聚集于高等“学府”之内,共同繁荣、并逐渐改造着学术的生态环境,殊途同归于人才培养、科学创造以及社会服务的大学梦想!

  在上述学术学科的发展进程中,何时开始“建设”,又该怎样“建设”?当我们立足本分,回归初心,理性反省高等教育之时,不难发现,学术生发以及学科建设的常识原来如此:

  第一,有赖于主体的自知与觉悟。从事学术活动的主体,就个别看来是学者,就整体来看是学术共同体。回归初心,学者所作所为应专职于学科,尽心于维护学术的本真,无论展开研究实践亦或进行言辞表述,务必坚持学问操守,尊重学理逻辑。这个常识所界定的角色身份决定了文化以及学理的意识基准。如此,当面临无处不在的外力干预或误导诱因之时,学者方能够清醒自知而不至于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更不应该陶醉于功利游戏而沉沦于非学术性的世俗话语之中。

  第二,有赖于内生的需求与动力。一段时期以来,学术生发的源泉和动因被有意无意地被误解为项目指南、招标工程、文件要求、上级通知以及考核规定。科学的感召退居二线,人文的魅影消弭无踪,驱动学者前行探究的真正动机逐渐被淡忘。学科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自然生态被阶段性任务目标割裂,学科正在被人工建构为一个个精美而脆弱的微观生态系统,大体依靠不同单位领导的认识而不断“重组”着。人文或科学行为的发生缺少“好奇”,没有“兴趣”,少见“激情”,更感觉不到“敬畏心”。而这一切,正是学术的常识所需要回归的关键节点。

  第三,有赖于周期性的等待与坚守。万事万物皆有生命节律和周期,干部人事任期如此,教育学术更不例外。前者尽人皆知而后者伪装不知。高等学府之内,课程、专业、学科因历史不同而纵横有别;实验、实习、实践因院校不同而千变万化;假设及其检验方法,创新及其考证依据短则一刹那,长则一代人方能够加以评判。缘何当下校校人人慌乱不已,明知故犯。资源抢占、学科重组,相煎何太急!

  欢呼之余,疑惑尤存:百年树人的教育需要多少个五年计划才能回归正途,而代代相传的学术远航需要摇摆多久才能抵达坚实的彼岸?再过几年,如果又有英明的领导指引高等教育“转型”“定位”与“改革”的新路径,我们又该何去何从?


教育科学研究院 (C) 2016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 (0832)2342433   邮箱 xbjyyj@126.com  蜀ICP备050063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