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动态信息 >> 正文
仪规消退 教育何存?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日期:2016-11-21   字体:【

  人们对教育的敬畏心与神圣感,一定程度上与庄严教育的仪式紧密相连。当下,教育仪式与仪规迅速弱化已成不争的事实。杜威认为,教育的过程就是教育的目的。而今,以尽可能少的付出获得尽可能多的证件似乎正在取代谆谆教化的过程而成为接受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

  一项调研表明,学生认为虽然进入了理想的大学,但从一开始就找不到归属感和认同感,想象中隆重的开学典礼,变成在教室通过同步视频观看领导的讲话;在四年的学习进程中既缺少温度感,更缺少存在感;好不容易熬到毕业典礼,各班级仅派一二名代表参加大会领回所有毕业证,然后分发或邮寄给其他未能到场的同学。另一项调查显示,八成受访者认为,没有参加“毕业生代表大会”不是一种遗憾,四成参加过毕业典礼的受访者则表示,毕业环节中唯一记忆深刻的就是合影,其他形式化的程序并没有纪念价值。

  随着高等教育从大众化到普及化进程的加快,再大的会堂典礼也难兼容所有的新生或毕业生;而通过现代化信息手段,学校可以轻易通过在线转播于同一时段完成对所有学生的仪式教育,传播效率极其显著。然而,仪式仪规教育绝不等同于知识传授,其关键在于触及学生心灵的在场情景,这种教育所激发的感受不可替代。眼下,学生对大学的敬畏心逐渐淡漠,封建教育习俗被摒弃,平等教育观念得以普及,传统仪式先后被削减,求学问道再也无须秉持拜师叩首等复杂的礼仪,尊师重道已沦为谈资。与此相应,教育的文化传承意蕴在消解,大学不再充满威严神圣,向往和憧憬已然消失。

  拜师是古代中国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仪式。西周即有“释菜礼”,唐代不乏“束修礼”,均为约定俗成的教育仪规。《礼记》有云:拜者,服也。“拜”就是通过一种仪式达成某种关系,师承关系通过一拜而成。师道尊严,尊师重道,是学习传统技艺的头等大事,是文化传承的重要环节。“入泮宫,出府学,上青云路”,古之学子,概莫能外。其间,既富于传统讲求的师承,也饱含文脉相承的精神。教育的传统仪规是社会伦理道德获得合法性和合理性的依据,文明文化由此生成。

  在国外,教育仪式也十分讲究。例如,毕业着装的规矩,学位授予和毕业仪式等一系列服侍及其相关活动不仅具有历史感和神秘感,而且投射出鲜明社会使命感和神圣感。哈斯金斯教授在《大学的兴起》一书中谈到,学位授予仪式是早期大学各种仪式中最重要的一种,中世纪学生必须经历的洗礼,学生在授予学位时须佩戴指环或行接吻礼。作为一种经典仪式,学位授予的各个程序安排和环节设计成为了表现大学特征和文化的典型体系,大学精神和传统通过一系列象征性活动组合而成。

  仪式教育是有关集体记忆、文化传承、知识传授与人文素养的教育,集中体现了学校的文化特征,是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激励的重要参照系,蕴含精神力量,导向健康积极。例如入学仪式,作为迈进高等学府的第一篇章,其原型源自一种人生仪礼,是“开始”的象征,代表新生身份的转变,以庄重的情境展示使受教育者产生认同感、归属感和使命感。人文精神、校园文化、管理制度、行为规范,通过仪式仪规得以固化并传承。庄严的仪式润物无声,是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源泉。涂尔干指出:“仪式首先是社会群体定期重新巩固自身的手段。”同时,教育仪式提供了强有力的心理暗示,是强化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的有效教育方式,能激发和满足人们的求知欲望和拥有知识的神圣心理。

  必要的仪式既是对教育生活的诠释,也是对教育生活的超越,其独特的人文魅力使教育本身更具感染力。现在的问题不是“得意忘形”,而恰恰是“既未得形,又忘了真意”,教育过程中残存的仪式仪规形同虚设,其中一些则徒有其表,形式奢华而实施草率,学生的内心情感了无皈依。

  如果在毕业时节缺少相拥而泣的惜别,在离开校园时如释重负且不愿回首,教育的意义何存?


教育科学研究院 (C) 2016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 (0832)2342433   邮箱 xbjyyj@126.com  蜀ICP备050063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