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感谢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邀请,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一起,探讨大学治理体系的一些问题,此次年会选题精准,给了我们极大的启迪和收获。我今天主要讲三个问题:一是全球视野下的大学治理体系,二是大学治理的价值自觉,三是华中科技大学的治理实践。
一、全球视野下的大学治理体系
大学治理有着丰富内涵,也有着悠久历史,从世界范围来看,自中世纪大学诞生起,大学治理就在不断发展演化。
当前,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在不同程度地转向法人化治理,倡导多元力量共同参与,这是大学治理发展的新趋势。可以看到,由于国情不同和文化差异,导致各国政府与大学存在不同关系,但总的趋势是大学法人地位的确立以及大学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中国公立大学在党和政府领导下,被赋予法人地位,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治理道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一流大学应着眼长远,转变理念,推动治理体系更加科学民主,促进治理能力更加法治高效,最终实现大学的“善治”。
二、大学治理的价值自觉:坚持正确办学方向
中国一流大学,要在办学方向上,坚持“四个服务”方针,扎实立稳人民立场,牢牢把握政治属性;在人才培养上,坚持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标准,把立德树人作为办学根本使命,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育人始终;在科学研究上,坚持“四个面向”方向,在创新驱动国家发展、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中肩负起历史责任。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疫情的发生,使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中国一流大学应该于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担负起时代使命,在提升治理能力中追求卓越,在特色发展中实现大学价值。
三、“善治”的实践:建构规范的治理结构
1.让治理各方“有序”。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议大事、谋大事,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学校出台“贯彻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办法”,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健全院系集体领导、党政分工合作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院系党委(党总支)会议制度,将党委(党总支)会议作为党政联席会议的前置环节。完善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集体讨论和决定本学院重要事项。
2.让学术治理“回归”。学校将学术委员会作为学术管理的最高机构,在学校党委领导下,统筹行使学术事务的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等职权。凡涉及学术事务,应经校学术委员会审议的议题必须经校学术委员会审议通过后,方可提交校长办公会或党委常委会讨论。学院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和教学委员会“三足鼎立”,确保学术标准、学位标准、教学标准得以坚守。
3.让民主管理“落地”。学校发挥校院(系)两级教代会、学代会等组织机构的作用,做到决策前认真酝酿,广泛征求意见;监督中发挥校内力量。学校提出的与教职工利益直接相关的福利、分配方案及聘任、考核、奖惩办法,由教代会讨论通过;学校章程、规章制度和决策的执行,由教代会监督。
4.让管理重心“下移”。学校赋予院系更多选人用人自主权。对高水平研究团队和国家级研究平台设置进人的“绿色通道”,院系可自主选人定人聘人。明确“学校-部门-院系”权责边界,强化目标导向,压实院系主体责任,签订院系年度目标任务责任书,调整院系岗位设置自主权。下移薪酬分配重心,赋权院系调控杠杆。建立校院绩效津贴分配两级体系。
5.让办事流程“再造”。学校实施管理服务信息化工程,在线上建设“网上办事大厅”,在线下建设“师生服务中心”,持续优化“一张表”平台。连续开展四届“工作流程设计与再造竞赛”,会同各单位集中梳理优化管理服务事项,统筹推进部门协调联审联办。
四、“善治”的推动力:体制机制改革
学校的体会是,要冲破阻碍发展的思想藩篱,破解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惟有持续深入地推进改革。
1.行政管理:大部制。学校加快推进行政机构大部制改革,通过理顺职责关系,调整部门组织体系,优化治理结构,加强工作协同。目前,学校正加快构建大教学、大学工、大科研、大总务管理体系,推进行政机构的大部制改革。
2.人才培养:大教学。组建本科生院,将人才培养与招生工作“一体化”管理,让本科生院与研究生院工作贯通。加强思想引领,推进“新时代党旗领航工程”,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精准供给能力。创建启明书院,通过寓思政、教育、学习、培养、服务于一体,以文化人。建设高质量研究生培养体系,深化招生改革,优化规模结构,提升质量监督保障。
3.科研服务:大平台。建立医工、医理、医文交叉和跨校区分析测试平台和“实验动物中心”,作为校级、学科群共享平台。将相关服务平台调整为学校直属机构,在发展经费上设立专项预算。把科研服务做活,面向社会开放共享,积极为地方科研、经济建设服务。
4.师生服务:大协同。学校正在进一步完善师生服务,积极推进“互联网+服务”,完善线上线下一体和联审联办机制,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除主校区建立师生服务中心之外,还跨校区在同济医学院设立医学院师生服务中心。
5.后勤保障:大总务。学校坚持问题导向,理清边界,统筹全校总务与后勤保障资源,按照“管办分离”的原则,对管理、服务、经营功能进行合理划分和归并,提升总务质量,提高后勤效率,保障学校中心工作。
五、“善治”的成效:三个“满意”
建校68年以来,华中科技大学始终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努力做到让党和国家满意,让人民满意,让师生满意,被誉为“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缩影”。
近年来,学校被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确定为全国高校中仅有的两个党建工作联系点之一。学校的扶贫工作也多次被国务院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评定为“好”。
在近五年国际排名中,学校每年提升20至30位。学校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学在华中大、学医在同济”的品牌更加响亮。国家研究中心、大科学工程、大科学装置等大平台先后建立,在服务地方经济中作出巨大贡献,连续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一等奖。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学校设立5000万专项资金用于科技抗疫,师生员工与病魔拼搏较量,是全国投入最多床位和医护人员的高校,涌现出了以“人民英雄”张定宇为代表的抗疫先锋模范。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国家强则教育强,国运兴则校运兴。创建一流大学,必须将强校梦融入强国梦,迎接新挑战,谋划新发展。展望未来,我们的愿景是:“迈向世界一流,建设新时代卓越华中大。”
(李元元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中科技大学校长)
教育科学研究院 (C) 2016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 (0832)2342433 邮箱 xbjyyj@126.com 蜀ICP备050063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