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高等教育研究 >> 正文
哈工大新工科建设“Π型”方案发布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作者:   点击数:  日期:2020-06-23   字体:【

 6月20日,“哈工大新工科‘Π型’方案”在2020新工科再深化研讨会上正式发布,引起了广泛关注。

  出席研讨会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哈工大(威海)校长徐晓飞教授,天津大学副校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王树新教授,浙江大学本科生院院长张光新教授,山东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姜兆亮教授,哈工大(威海)副校长钟诗胜教授,齐鲁工业大学教务处处长刘玉教授共同发布方案。

  2016年以来,教育部在新工科建设上持续发力,相继推动“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以新思想引领新工科发展。哈工大以威海校区为试验区开展了新工科建设,先后有9个专业成为教育部批复的新工科专业,2020年6月新工科第一批6个专业、100余名学生将走出校园,接受用人单位的检验。

徐晓飞做报告

  发布会上,哈工大副校长、哈工大(威海)校长徐晓飞详细介绍了新工科建设实践和“Π型”方案的内涵,分析了哈工大(威海)新工科育人体系和特色,提出了新工科建设再深化的路径。他指出,高等工程教育培养多种类型的人才,既有精通某一专业知识与技术的“I型”专业人才,也有具备广博知识与多种能力且综合素质好的“T型”复合型精英人才。随着教育与产业界的合作,在“T型”基础上,又提出了培养具有坚实专业知识能力和广博宽泛应用领域/行业相关知识与能力、“专业+行业”兼备的“Π型”复合型领军人才。因此哈工大将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具有可持续竞争力的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力求新工科人才具有面对未来社会变化和竞争的适应能力、基于使命和技术的创新能力、推动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的行动能力。

  哈工大新工科建设经过多年的实践,逐步形成了新工科“Π型”方案。该方案从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教学模式、师资队伍、校企合作、国际交流、通专结合、学院书院等8个方面归纳出8个“Π模型”,进而构建由8个“Π模型”组成的“Π型”方案。“Π”形似两个相连的“1”,寓意为“1 + 1 > 2”;强调了“1个专业+多专业”的交叉融合理念、“1个学校+多个企业/合作伙伴”共同培育创新人才的模式。同时,“Π”是圆周率,寓意着新工科要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圆及开放教育生态。方案涉及培养新工科人才相关的多学科交叉融合、教育教学改革、产学协同育人、通专结合教书育人、国际联合培养以及保障措施等多个方面,形成有机统一的新工科教育体系及其解决方案,体现了哈工大新工科建设的多方面交叉融合协同教学的思想。

哈工大新工科“Π型”方案图示

  据介绍,新工科建设开展3年来,哈工大(威海)承担了教育部第一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两项综合改革类项目,采取推行专业学分制、实施基于项目的学习计划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与工程领军人培养计划、建设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开设新工科数学基础系列课程、加强新工科专业条件建设、加强通识教育与书院建设、加强教学信息化与慕课教学、构建开放式联合育人生态环境、重视新工科教学管理等组合措施为新工科人才培养构建了完整的育人体系。未来将在扎实做好各项培养条件的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积极应对新技术、新经济、新工科快速发展给高等工程教育带来的变化,主动作为,改革创新,以新理念、新模式培养新工科创新人才与复合型领军人才。

教育科学研究院 (C) 2016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 (0832)2342433   邮箱 xbjyyj@126.com  蜀ICP备050063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