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育决咨参考 >> 正文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的通知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日期:2011-06-08   字体:【

川办发[2010]86号

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已经省委、省政府原则同意,现予印发,用以各地、各部门编制“十二五”规划参考。待《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形成后,将送各市(州)征求意见。

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


  “十二五”是我省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极为关键的时期。经历了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的四川,能否在基本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基础上,进一步加快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建设步伐,向更高水平、更高目标、更高阶段跨越,关系四川在全国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关系全川人民的幸福美好生活,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二五”规划,对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

  (一)发展基础。“十一五”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5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紧紧围绕“两个加快”,开拓创新,攻坚破难,奋力跨越,灾后恢复重建取得重大成绩,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预计“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将全面完成。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十一五” 是我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年均增速预计达到13.6%,全省生产总值(GDP)2007年在西部率先突破1万亿元大关,2009年达到14151.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提前1年完成“十一五”规划总量目标。预计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1.7万亿元,人均GDP达到20800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预计达到1300亿元,年均增长22.1%。投资力度不断加大,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预计“十一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8.2%,投资总规模达到4.25万亿元,比“十五”增长2.6倍。

  ——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大力推进“工业强省”战略,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预计2010年,非农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85%,比2005年提高9.1个百分点。水电、天然气、钒钛等优势资源开发和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发展加快,德阳重大技术装备、绵阳数字家电、成都软件、攀西钒钛和川东北天然气等产业集群发展壮大,成为支撑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业现代化水平得到提高。旅游、商贸等生活性服务业快速发展,物流、金融、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迅速崛起。城镇化进程加快,预计2010年城镇化率达到40%,提高7个百分点,城镇空间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发展条件不断改善。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开工建设了一批重大交通项目。预计到2010年底,铁路运营里程达到3525公里,比2005年新增565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681公里,新增922公里,铁路、高速公路在建里程分别达3085公里和3212公里,Ⅲ级以上高等级航道达到228公里,民用机场达11个,成为我省交通建设史上在建规模最大、里程最长、投资最多的时期。水利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新增有效灌面234万亩、新增节水灌面425万亩。能源供应能力加强,全省电力装机规模达到4300万千瓦,新增1055万千瓦,全盆地天然气生产能力达240亿立方米,新增100亿立方米。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乡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全面完成“两基”目标任务,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7.9年,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健全,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居民生活和消费水平明显提高。预计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00元,分别比2005年增加7014元和2197元。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明显。社会管理得到加强,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生态建设进展顺利,环境保护成效显著。深入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水土保持、国土整治、地质灾害治理、川西北沙化退化草原治理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预计2010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34.8%。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末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明显下降,80%以上的省控城市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Ⅱ级以上标准,主要江河水质进一步改善,为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做出重要贡献。

  ——改革开放扎实推进,发展动力活力不断增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成效明显,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扩权强县改革试点加快推进,公共财政体制和投融资机制不断完善,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国企改革不断深化,民营经济活力不断增强,预计2010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6.2%,比2005年提高12.7个百分点。开放型经济迈上新台阶,出口总额全国排序提升4位,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承接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全球500强企业有151家在川落户。成渝、泛珠三角等区域合作不断深入,西博会等对外交流平台作用显著增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抗震救灾取得伟大胜利,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基本完成。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是我省“十一五”中后期的重要工作。在抗震救灾阶段,集中力量抓好抢险救人、抢修保通、卫生防疫、次生灾害防治、过渡安置等工作,实现了大灾过后无饥荒、无大疫,灾区保持和谐稳定。在灾后恢复重建阶段,坚持以人为本、科学重建,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用两年的时间基本完成了原定三年的灾后重建目标任务,预计到2010年底,纳入国家重建总体规划的项目完工92%以上、完成投资90%以上。灾区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巨大变化,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进步,人民安居乐业,重新焕发出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十一五”期间,省委、省政府立足省情,准确把握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坚持把“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作为全省工作的总体取向,全面推进“两个加快”,以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为重点,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以优势特色产业为着力点,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以重大民生工程为抓手,大力改善民生;以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为突破口,全面深化改革;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攻方向,实施充分开放合作,为“十二五”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奠定了坚实基础,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已站在新的起点上。

  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发达”仍然是四川最大的省情,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初级阶段特征更为明显仍然是四川最大的实际,发展不足、发展水平不高仍然是四川最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总体发展水平不高。我省经济总量仅为全国的4.2%,与东部沿海省市的差距仍在拉大,人均GDP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2%。城乡居民收入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1%、86.6%,城镇化率比全国低7.9个百分点。经济发展质量还有待提高。

  ——产业竞争力不强。我省产业层次较低,产业关联度不高,优势产业带动作用不强,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比全国低3.9个百分点,高耗能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比全国高3.5个百分点。传统农业仍占主导地位,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服务业发展缓慢,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比全国低5.8个百分点。

  ——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比达3.1∶1,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严重不足,城乡发展的差距仍在扩大。地区发展不平衡,人均GDP最低的市(州)仅为最高的1/5,发展相对落后地区占比大,尤其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盆周山区发展落后,全省仍有36个国贫县、400多万贫困人口。

  ——改善民生任务艰巨。我省社会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历史欠账较多,投入不足,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较低,资源配置不够合理,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较低,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就业、收入分配、劳动关系、住房、环境保护和公共安全等方面都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矛盾。

  ——开放合作不充分。我省地处内陆,对外开放相对滞后,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规模较小,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明显,开放环境还需进一步改善。全省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到1%,全省进出口总额仅占全国的1.1%,实际利用外资仅为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3%。

  (二)面临形势。“十二五”时期,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经济全球化将在曲折中继续发展,国际国内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从国际看,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世界贸易、投资增长放缓,消费需求下降,世界经济可能进入低速增长期;气候变化和资源环境等全球治理问题更加凸显,全球经济增长模式面临深度调整;后危机时代,各国大力推进科技革命和发展新兴产业,新一轮竞争更趋激烈,也蕴藏着新的发展机遇。从国内看,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我国已进入中上等收入国家“门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经济社会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各种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刻不容缓,我国将进入转型促发展的新阶段。

  从省内看,经过“十一五”发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更加牢固,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不断增强,已迈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具备了进一步加快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国内外环境的新变化,既给我们带来新的机遇,也给我们带来新的挑战。面临的机遇是:

  ——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对全球经济格局深刻调整和需求结构重大变化,国家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重要战略任务,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三次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有利于我省发挥自然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产业基础较好、科技人才众多等优势,加快特色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区域竞争力。

  ——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家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作为具有全局意义的重大举措,作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将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有效的措施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支持西部地区建设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集聚区域、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示范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区域和新的经济增长极,这为我省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条件。

  ——成渝经济区和藏区发展进入国家战略。国家推进重点区域加快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扶持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等跨越发展。国家将成渝经济区确定为西部率先发展的重点区域,并支持成都加快推进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国家制定了加快四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意见,正在编制加快革命老区发展规划,这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将为我省加快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国家大力支持地震灾区发展振兴。三年重建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后,国家将把灾后恢复重建的重点转向支持灾区发展振兴,加大灾区扶贫力度,支持灾区重点产业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鼓励对口支援省市和港澳特区与灾区建立对口合作长效机制,合作共建产业园区,推进产业转移与承接,灾区进入全面振兴和发展提高的新阶段,也将为全省经济的加快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面临的挑战是:

  ——资源环境约束增强。我省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生态地位重要。我省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历史阶段,产业结构重型化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加大,节能减排任务艰巨,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社会矛盾日益凸显。随着我省逐步向中等收入水平阶段迈进,利益主体日趋多元,社会结构变动加快,新的社会问题不断产生,就业压力增大、人口老龄化加剧、收入差距较大、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等社会矛盾日益突出,保持经济增长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更为艰巨。

  ——区域发展竞争加剧。在全国发展大格局中,东部率先发展,中部加快崛起,西部奋起直追,呈现出各地竞相发展的态势,对市场和要素的争夺更加激烈。我省发展基础相对较差、对外开放总体水平不高、竞争能力相对较弱,在区域竞争中将面临更大压力。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加快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期、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型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面临着加快发展速度和提高发展质量的双重任务。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坚持省委九届四次全会以来的各项重大决策和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目标不动摇,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在加快发展中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加快发展中应对各种矛盾和挑战,努力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势头,实现四川经济跨越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坚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取向和“一主、三化、三加强”的基本思路,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全面加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提高综合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努力实现新的跨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迈上新的台阶。

  (二)基本原则。

  立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十二五”发展应坚持和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抓住西部全面开发开放、加快成渝经济区建设和灾区发展振兴等重大机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解决我省当前矛盾和问题的根本途径,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逐步缩小与全国和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

  ——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实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良性互动。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更加注重扶持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加快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有机统一。

  ——优化结构,绿色发展。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实施“质量兴川”战略,有效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增长质量。立足资源和产业等优势,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和有效开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的有机统一。

  ——改革开放,创新发展。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发展的根本动力,加快建立有利于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体制机制。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提高创新驱动能力。实施充分开放合作战略,以大开放促大发展,实现大开放和大开发、大发展的有机统一。

  ——以人为本,共享发展。从全川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幸福美好生活出发谋发展,把富民惠民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创造平等的发展条件,促进全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富民和强省的有机统一。

  (三)主要目标。

  到2015年,经济总量突破3万亿元大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明显成效,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显著提升,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基本消除,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迈上新台阶,人民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预计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左右,2015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6万元左右,进入中等收入地区,与全国的差距进一步缩小。财政收入稳步增长,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投资持续增长,消费逐步提高,预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年累计达到8万亿元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达到5万亿元以上,形成投资消费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

  ——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成效明显,特色优势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突破,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三次产业结构由15∶48∶37调整为10∶50∶40;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由44∶25∶31调整为36∶27∶37。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8%以上。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达到48%左右,城镇发展质量明显提高。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主体功能区建设稳步推进,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加快发展。

  ——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明显提高,积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0%以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初步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人均期望寿命75岁。建成覆盖全省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广播电视覆盖率,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6‰以内,户籍人口控制在9200万以内,人口的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显著提高。

  ——人民生活大幅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增长,与经济发展速度的差距逐步缩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6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200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由3.1∶1缩小到3.0∶1,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动态消除城镇零就业家庭。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居民家庭财产普遍增加,生活品质不断提升。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加快生态四川建设,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5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36%以上,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大中城市空气质量达到II级标准,主要江河水质巩固提高,重要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资源综合利用率和废弃物处理率稳步提高,单位GDP综合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明显下降,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80%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降到180立方米以下,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深入推进,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

  三、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

  (一)加快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全面改善发展条件。

  加强以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发展条件,夯实发展基础,是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重要前提。“十二五”期间,要坚持统筹规划、适度超前的方针,与产业布局、城镇发展相协调,扩大规模、完善网络、优化结构,构建功能完善、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加快进出川运输大通道建设,完善综合交通网络。加快至甘肃、陕西、云南、贵州、重庆、青海等周边省市的快速铁路、高速公路大通道建设,尽快融入国家铁路区际快速客运网,基本建成高速公路框架体系,形成6—8小时通达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北部湾等经济区的便捷运输通道。加快建设成都市与市州城际快速客运系统,进一步提升国省干线等级,提高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公路网络通达深度。全面完善成都主枢纽功能。加快推进“四江六港”水运通道和港口建设,加快建设干线、支线机场。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组合优势和整体效能,实现客货运输的便捷换乘、高效衔接。以提高铁路运输比重和发展水运、城市公共交通为重点,大力发展低能耗、低排放和低成本的绿色交通。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加快城市道路建设和改造,积极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网络,加强城市交通与对外交通的有效衔接,提升交通运输服务保障能力。加快城市智能电网建设,积极发展管道燃气,提高城市能源保障能力和安全运行水平。进一步健全城市通信网络体系,推动“三网融合”。加强供水设施建设,满足城市生活生产用水需要。加大城镇污水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力度,提高污水、垃圾集中处理率。加快公共绿地建设,构建布局合理的城市绿化系统。加强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建设,完善城镇公共服务功能。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创造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

  ——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大力实施水、土、路、电四大基础工程,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面加强水资源管理,优化水资源配置,着力构建供水保障体系,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努力满足城乡居民生活和经济建设对水资源的需求。以大中型骨干水利工程和渠系配套为重点,全面加快水利设施建设,努力改变川中等老旱区和农业主产区的灌溉条件,“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合理开发空中云水资源。加强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完善农村路网体系,基本实现油路到乡、公路到村,加快机耕道建设。继续完善农村电网,基本消除无电乡村。

  ——强化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完善信息网络体系,提升发展保障能力。重点加快水电和天然气生产能力建设,积极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煤层气、规模化沼气发电等新能源,加快推进核电建设,优化能源结构。以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新能源汽车供能设施等为重点,促进能源利用方式变革,提升能源普遍化服务水平。加快煤电油气输送通道建设,优化能源区域布局,努力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体系。建设西部通信枢纽,以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应用、应急通信体系和数据灾备中心为重点,提高信息汇聚处理能力和信息安全支撑能力,基本建成高速、安全、可靠接入的无线城市网络系统。加快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建设,提高全社会信息化水平。提高农村和边远地区的信息网络覆盖率,力争行政村基本通宽带,自然村和交通沿线通信信号基本覆盖。

  (二)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以提高四川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增强产业竞争能力为中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提升产业结构和发展层次。“十二五”期间,要把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摆到更加突出的地位,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围绕“三中心、四基地”建设,深入实施“7+3”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初步建成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四川经济综合实力。

  ——以建设“四基地”为重点,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要充分发挥我省资源、产业等比较优势,深入实施资源转化战略,加快建设一批在全国乃至全球拥有突出地位的重大产业基地。以水能、钒钛、天然气为重点,基本建成国家重要的优势资源开发基地;以发电设备、重型装备、交通运输设备、工程机械、汽车制造、节能环保设备、数控机床和石油钻采成套设备等为重点,建成世界知名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以集成电路、软件及信息服务、数字视听、新一代平板显示、军工电子、智能化仪器仪表及数字医疗等为重点,建成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产业化基地;以川猪、川酒、川烟、川茶、川菜、川果、川药、丝麻、林竹等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建成西部重要的农产品深加工基地。以“十大旅游区”、重点旅游城镇和旅游通道建设为重点,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提升旅游产业层次,实现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

  按照集中集约集群发展的要求,加快产业园区发展,努力培育壮大一批省级和国家级开发区。继续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发展战略,积极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强化政策扶持和体制机制创新,支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以节能减排和新产品开发为重点,加强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推进冶金、化工、建材、轻纺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大力淘汰落后产能。

  ——以发展“六大产业”为重点,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发挥优势,抢抓机遇,着眼于抢占未来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力争在我省最具优势的领域率先取得突破。重点发展以核电、太阳能及风能等为代表的新能源装备产业和以“三网融合”、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推进产业规模水平跨越式发展。加快发展以高性能材料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以高速铁路、航空航天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业,积极培育节能环保和生物技术产业,建设一批国家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化基地。充分发挥我省军工优势,形成军工与民品相互促进共融发展的新格局。要科学制定规划,明确发展重点,强化政策支持,加大资金投入,逐步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推动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以建设“三中心”为重点,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把加快服务业发展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举措,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围绕建设西部物流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咨询、服务外包、商务会展等现代服务业,采用新技术、新业态改造提升商贸流通、餐饮娱乐等传统服务业。加强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有机融合,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围绕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加快社区服务、养老、家政、商业等生活性服务业发展。不断完善农村综合服务体系,加快农村服务业发展。大力支持成都建设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培育发展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以优化调整农业结构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突出农业资源优势,优化区域布局,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重点抓好优质粮油、优质商品猪和特色畜禽、特色效益农业三大生产基地,以发展现代畜牧业为突破口,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新跨越。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把粮食安全放在首要位置,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实施“米袋子”工程,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努力保持省内粮食基本自求平衡。加快发展优质商品猪、奶牛、特色畜禽,培育一批现代畜牧业重点县,新增出栏2000万头优质商品猪生产能力,建成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果蔬、茶叶、林竹、烟叶、生物质能原料等特色效益农业,加强“菜篮子”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园区,培育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建成全国重要的优质特色农产品供给基地。大力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村土地规范有序流转,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良种繁育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和动植物保护体系,提升农业综合服务水平。

  (三)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全面推进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基本途径。“十二五”期间,要以科学规划为引领,全面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区域性中心城市和重点城镇发展,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要求,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率先发展成都平原城市群,加快发展川南城市群,积极培育川东北城市群,着力推动攀西城市群发展,形成以特大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为依托、大中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经济联系紧密、功能互补的城市发展格局。加强城市规划,明确城市发展方向,优化城市功能布局,突出城市风貌特色,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和水平。按照现代城市发展要求,将有条件的县城建设成为产业支撑强、地域文化特色鲜明、人居环境良好的中小城市。

  ——加快发展区域性中心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具有集聚人口、要素和辐射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加快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有序拓展城市空间,提高综合承载能力。加快推动一批地级市发展成50万人口以上规模的大城市,支持一批有条件的中心城市尽快发展成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省会成都市要优化空间布局,加快推进功能区建设,提升国际化水平,建成中西部地区最具竞争力的特大中心城市。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按照“县域全覆盖”要求,切实抓好小城镇和新村规划建设,引导农村人口适度集中居住,集中连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有条件的地区建设规模适度的中心村,在贫困地区建设扶贫新村,在民族地区建设定居新村。深入开展乡村环境综合治理,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农村道路、农村能源等重点民生工程和湖库污染治理等清洁工程建设,改善乡容村貌。依托中心村集中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形成配套完善的新型农村社区。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学生和老人,倡导乡村文明新风。加大科普惠农兴村工作力度。

  ——全面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健全覆盖城乡的规划体系,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向城镇转移集中,促进城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集聚、村落分布和生态涵养等协调统一。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形成农业生产、农产品精深加工、生产服务关联发展的格局,促进三次产业互动、城乡经济相融。围绕改造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健全完善衔接配套的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

  (四)加快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十二五”期间,要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加快重点经济区发展,扶持欠发达地区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努力构建特色突出、优势互补、分工协作、良性互动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加快重点经济区发展。着力构建多极支撑的区域发展格局,按照国家规划,全面推动成渝经济区(四川部分)发展,加快“一极、一轴、一区块”建设。支持成都经济区率先发展,启动实施成德绵乐同城化战略,加快成都市“两枢纽、三中心”建设,规划建设“天府新区”,培育西部地区最具竞争力的增长极。加快推进川南经济区建设,推动自泸内宜一体化发展,建设川南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区,打造重化工产业带、“中国白酒金三角”,大力发展临港经济。推动攀西经济区加快发展,构建重要战略资源集约开发和转化基地,打造美丽富饶文明和谐的安宁河谷。加快川东北地区特色优势资源深度开发,建设川渝合作示范区,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依托交通轴线,大力发展“通道经济”。

  ——促进民族地区跨越发展。全面实施我省藏区、彝区等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规划,把改善民生、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培育作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藏区三大民生工程、彝区综合扶贫工程等建设,全面改善交通、饮水、供电、通讯等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积极支持发展民族特色经济,基本解决制约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最紧迫的问题,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突破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接近全省平均水平,财政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为民族地区与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打下坚实基础。

  ——扶持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大力实施集中连片扶贫开发攻坚工程,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完善对口支援帮扶机制,全面加快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基本解决上学、就医、住房、交通等突出民生问题。加快特色优势资源开发,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增强自身造血功能,缩小革命老区、贫困地区与全省发展水平的差距。

  ——优化主体功能区布局。全面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处理好主体功能区与区域发展战略的关系。以县为单位,按照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主体功能要求,合理引导人口和生产要素向重点开发区域集聚,增加对限制开发区域的人均财政投入,优化基础设施布局,集约配置公共服务资源,完善差别化的政策体系,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五)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加快社会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举措。“十二五”期间,要把全面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积极扩大就业,努力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创新社会管理,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积极扩大就业。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工作。实施省内就业与劳务输出并举,大力发展服务业、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千方百计增加就业机会。大力开展就业见习、就业援助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质量,优化就业结构。构建城乡一体的就业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创业基地建设,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增强社会保障能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核心,加快推进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全面实施和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加快推进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市(州)级统筹。逐步扩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范围和覆盖面,统筹城乡医疗保障,逐步提高城镇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保障水平。实现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应保尽保,逐步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积极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切实解决居民的住房困难。

  ——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城乡、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教育扶持,切实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完善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建立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和基本药物优先选择、合理使用制度,有效保障群众基本用药。着力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积极促进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建立多元办医格局。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加强职业病防治。完善人口政策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增强家庭发展能力,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广泛开展群众体育运动,积极发展竞技体育,大力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加快推进体育产业发展。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有效实施《妇女发展纲要》和《儿童发展纲要》,保障妇女儿童权益。以残疾人康复、就业、托养、无障碍设施建设等为重点,加快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

  ——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拓宽城乡居民增收渠道,大幅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增强居民消费能力,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基本养老金水平,加强对低收入群体的保障力度,着力增加低收入者收入。促进职工工资合理增长,努力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逐步扩大中等收入人群。大力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引导社会各方面有序参与社会管理。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推进社会管理重心向基层组织转移。重点完善市(州)县乡村四级联动的常态维稳力量组织指挥体系,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健全“大调解”工作体系,深入开展群众工作,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及时妥善处置突发事件,依法打击犯罪,减少和消除不稳定因素。加强基层政法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司法保障条件,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宗教场所、重点人员、出入境人员、外来人员和信息网络管理,营造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制,提高重大事件处置能力,保障人民群众权益,避免和减少灾害损失。加强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建设和管理,完善志愿服务工作体系。培育各类民间服务性组织,发挥其联系社区、沟通民意等方面的作用。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强化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国防动员体系建设,提高应战应急能力。

  (六)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加快建设文化强省。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文化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目标。“十二五”期间,要更加重视教育和文化的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公共文化建设,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基础和条件。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发展水平。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试点,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大力改善农村地区和民族地区中小学办学条件,全面提高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和教育质量。积极发展特殊教育,保障特殊群体学生接受义务教育权利。进一步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和弱势群体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优化高中阶段教育结构,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扩充中职教育资源,提高高职教育整体水平,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幼儿园办园体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健全继续教育体制机制,构建灵活高效的终身教育体系。以农村教师队伍为重点,加强中小学骨干教师、特级教师、职业教育教师等培养,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着力解决边远山区和贫困地区教师队伍稳定和短缺问题。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主流文化,加快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转变。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高度重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培育文明风尚。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形成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文学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事业,保护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一批文化艺术精品,在传承的基础上推进文化创新。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打造一批多元化经营、跨地区发展的大型骨干文化企业和集团,建设一批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在西部领先的文化产业基地,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繁荣城乡文化市场,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七)强化科技支撑和人才开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强人才资源开发,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支撑。“十二五”期间,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全面实施科教兴川和人才强省战略,加快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加大人才开发力度,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以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建设创新型区域。加强以企业为主体、政府支持、市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大力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建成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平台。支持成都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和绵阳科技城建设。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掌握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吸引和集聚国内外先进技术和人才。健全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完善创新服务支撑体系,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

  ——加强人才资源开发。坚持重点学科建设与重点产业发展相结合、培育与引进相结合、数量与质量相结合,实施天府科技英才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等,大力集聚高层次人才,着力培养、引进和使用“塔尖”人才,加快建设西部人才高地。加强人才培训,继续实施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工程,积极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和专业人才,实施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完善人才培养培训体系,促进人才开发的规模扩张和能力提升,建立促进人才开发的长效机制。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注重在实践中锻炼培养人才。优化事业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健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体制机制。

  (八)加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十二五”期间,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加强生态建设、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加快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适应气候变化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努力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全面推进生态建设。实施川西北防沙治沙、青藏高原东南缘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等重点生态工程。加强森  林、湿地、草地等重点生态系统保护与建设。深入推进天然林保护和退牧还草,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加大重点区域水土流失、石漠化和沙化的综合治理力度,加快地震灾区生态修复,恢复林草植被。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和禁止开发区稳步推进生态移民。加强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等建设管理,大力推进城乡绿化和森林城市、园林城市建设。

  ——着力加强环境保护。重点抓好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和人为破坏活动,努力使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基本遏制,确保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功能基本稳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环境保护,积极防范环境风险。加强水资源保护和岷江、沱江、嘉陵江等重点流域水环境污染防治,严格保护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改善流域水环境质量。积极推进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和土壤污染防治,建设一批土壤污染综合治理试点示范工程。推进城市大气复合型污染防治和酸雨防治,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加强核与辐射环境污染防治和监管,加快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地区的重金属污染治理。

  ——深入开展节能减排。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大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全面完成国家节能目标任务。积极发展低碳产业,有效减少废弃物、污染物的排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形成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利用的产业链,加快以低碳排放为重点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围绕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加大先进节能技术和减排技术的推广应用,推动结构性、技术性和制度性节能减排。以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为突破口,加快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和重点工程建设,突出抓好工业、交通、建筑、商贸流通等重点领域节能降耗,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全面实行严格的节能减排考核制度。

  ——强化资源节约利用。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全面推进节水、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加强水资源科学管理,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强化保护,通过技术措施和市场导向,大力推行节约用水。实行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完善土地规划和用途管理,切实加强耕地保护,以提高存量土地的有效利用为主,控制建设用地过快增长,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产出率。加强重要资源规划和保护,提高矿产资源科学开发和综合利用水平。

  ——健全防灾减灾体系。以地震灾区为重点,加强地质灾害危险区域普查、监测预警和防治,健全地质灾害防治体系。继续推进长江、嘉陵江、渠江等主要江河防洪工程建设、中小河流治理和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健全洪涝灾害防治体系。完善预警系统和快报系统,健全地震灾害防治体系。加快预防避让和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全面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建自然灾害防治长效机制。

  (九)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增强科学发展新动力。

  进一步解放思想,用改革的办法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使改革创新成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十二五”期间,要努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构建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社会和谐、有利于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和共同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构建促进转变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创新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建立完善资源补偿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进一步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继续推进现代公司制改造,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垄断行业和公用行业改革,放宽市场准入,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公用事业领域,改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体制环境,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规范发展土地市场。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开放共享机制和科技创新成果市场转化机制,建立健全企业自主创新激励机制。

  ——深入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建立有利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推进城乡资源要素配置市场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政社会管理一体化。总结推广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大力推动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构建城乡统一的土地、资本和人力资源市场。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条件,探索通过农村土地权益和城镇社保权益合理置换,使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及家属有序转为城镇居民,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发展,建立健全平等共享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破除城乡分治管理的体制障碍,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建立新型基层治理机制,健全完善村民民主管理制度,构建统筹城乡发展的行政社会管理体制。

  ——深化财政金融和投融资体制改革。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加快形成覆盖政府所有收支、完整统一、有机衔接的政府预算体系。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缩小区域间财力差距。推进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加强乡镇财政建设,提高基层财政管理能力。继续深化金融改革创新,大力发展面向农村和中小企业的新型金融机构。推进地方金融机构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与风险控制机制,支持金融机构跨区域整合。积极支持优质国有大中型企业、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上市,进一步扩大债券融资和票据融资规模,积极发展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拓展直接融资渠道,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社会融资体系。规范发展各级政府融资平台,充实资本金,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

  ——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建立健全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建立和落实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全面实施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建立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收入与职工收入的合理联结机制,完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收入分配激励和约束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调节高收入者收入,减轻中低收入者税负,取缔非法收入。

  ——深化社会事业体制改革。创新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方式,建立公共服务多元供给体制。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为重点,努力在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考试招生制度、现代学校制度等进行改革试点并取得突破,健全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推进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完善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积极推进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扎实做好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等重点改革。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健全文化管理体制,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调整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强化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提升政府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能力。推进政企、政资、政事分开以及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强政府行政效能建设,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健全行政审批运行、管理和监督长效机制。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继续深化扩权强县试点。

  (十)实施充分开放合作,创造区域竞争新优势。

  加强国际国内合作,发展开放型经济,以大开放促大发展,对于提高我省综合竞争实力具有重要意义。“十二五”期间,要坚定不移地实施“三向拓展、四层推进”的充分开放合作战略,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深化区域合作,加快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高地。

  ——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以建设对外开放通道和平台、改善对内对外开放环境为重点,促进全面开放,提升开放层次和水平。全面扩大连接东南亚和南亚、畅通中亚和俄罗斯,以及通达国内重点经济区域的对内对外开放的通道,加快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保税区、保税港和保税库建设,完善电子口岸平台,积极开展与沿海口岸的大通关协作,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建立健全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的政策体系,进一步扩大和提升西博会的国际影响力,增强投资促进、经贸合作和对外交往的平台功能。加快融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加快建设新川创新科技园,扩大与欧美日韩和新兴市场体系国家的投资与经贸合作交流,全面参与国际经济合作。

  ——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努力扩大全省开放型经济规模,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规模,努力拓展国际市场,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推动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自主营销渠道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等服务贸易。继续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创新利用外资方式,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注重借鉴和吸收国际先进理念,增强内外资企业的产业关联和技术交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对外工程承包,促进省内相关产业发展和成套设备、材料出口。积极稳妥地开展对外投资与合作,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投资,加快培育我省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

  ——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把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与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结合起来,主动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抓住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依托我省资源、市场等比较优势和产业基础,发挥各类开发区的载体和平台作用,优化产业配套条件和商务环境,重点承接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转移。加大“招大引强”力度,吸引更多的世界500强和国内100强企业在川投资,设立区域总部、建立研发中心、建设制造基地。

  ——全面深化区域合作。以推动区域资源整合和利益共享为目标,全面加强国内区域合作,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加快成渝经济区建设,全面深化川渝合作,促进经济区一体化发展,把成渝经济区建成全国深化内陆开放的试验区。建立健全省际开放合作协调机制,推动与周边省区市交通、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和能源、矿产等优势资源的共同开发,实现协同发展。继续扩大与泛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以及北部湾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等区域合作,深化与港澳台的经贸投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十一)加快振兴灾区经济,增强长远发展能力。

  全面推动灾区经济社会发展振兴,是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基本完成后必须抓好的一项重要任务。“十二五”期间,要编制实施汶川地震灾区发展振兴规划,以产业发展、民生改善和生态修复为重点,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和政策支持,改善发展条件,提高长远发展能力,实现灾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加快灾区产业发展。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产业发展条件,优化提升灾区产业结构,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推进资源科学合理有序开发,积极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优化调整产业布局,撤并或迁建不具备恢复重建条件的产业园区,发展“飞地经济”。充分利用对口支援长期合作机制,推进对口合作产业园区建设,积极承接对口支援省市产业转移,将灾区产业合作园区建成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和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

  ——促进灾区民生改善。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灾区发展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改善灾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切实解决灾区群众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实施积极的就业帮扶政策,加大就业援助力度,努力扩大灾区就业。加强对口劳务合作,强化灾区劳动力技能培训。把新村扶贫、劳务扶贫、连片扶贫等扶贫工程与灾区贫困村恢复重建有机结合起来,在灾区选择集中连片和特殊类型区域扩大连片扶贫开发试点,实现灾区贫困村向新农村、小康村的转变。以“三基地、一窗口”为重点,建设健康向上的精神家园。

  ——加快灾区生态修复。坚持人工修复和自然修复、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加快恢复灾区林草植被,加强地震灾区次生灾害防治,对不具备基本耕种条件的耕地实施退耕还林。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快实施大熊猫栖息地、自然保护区、重要水源地等重点地区的修复工程,恢复生态环境功能。对环境特别脆弱地区实行生态移民,促进灾区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名 词 解 释


  1. 两个加快:省委九届五次全会提出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和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重大决策。

  2. 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中共省委九届四次全会提出四川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要着力打造“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形成新的发展格局。“一枢纽”,就是指建设贯通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的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三中心”,就是指建设西部物流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四基地”,就是指建设重要战略资源开发基地、现代加工制造业基地、科技创新产业化基地、农产品深加工基地。

  3. 一极、一轴、一区块:为推进成渝经济区发展,省政府对成渝经济区四川部分提出建设“一极一轴一区块”的总体区域发展格局:“一极”,即成都都市圈增长极,主要包括成都、德阳、绵阳、眉山、雅安全市,以及资阳、遂宁、乐山的部分县;“一轴”,即成渝通道发展轴,主要包括自贡、宜宾、南充全市,以及泸州、内江、乐山、遂宁、广安的部分县;“一区块”,即环渝腹地区块,主要包括达州,以及广安、泸州、资阳、内江、遂宁的部分县。

  4. 三向拓展、四层推进:省委九届四次全会提出“三向拓展、四层推进”的开放合作战略。“三向拓展”包括:突出南向,以西南出海大通道、南方丝绸之路为纽带,扩大与东盟和南亚国家的经贸联系;加强东向,依托通江达海快速通道,强化对日韩等东亚市场的开拓,积极拓展欧美市场;畅通西向,大力开发中亚、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四层推进”包括:扩大区域合作,以分工协作和整合资源为主题,努力加强西南协作和与周边省区市的合作;强化次区域合作,以互动共进为主题,共同建设成渝经济区;促进泛区域合作,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题,主动融入泛珠三角合作,积极对接长三角合作,加强与中部省市的合作和与台港澳的合作;参与国际区域合作,以拓展市场、互补发展为主题,主动融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加强与东盟的合作。

  5. 三基地、一窗口: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在四川考察灾区时提出,把重建后的地震灾区建设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教育基地和展示中国发展模式、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勃勃生机的窗口。

  6. 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指力争从2009年到2016年,新增和恢复蓄引提水能力86亿立方米;新增有效灌面1069万亩,相当于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项目实施后,将新增粮食生产能力约100亿斤,超过目前全省粮食产量的10%,从根本上解决四川“靠天吃饭”的问题。

  7.“四江六港”水运通道:《四川省内河水运发展规划》提出构建以长江、嘉陵江、岷江、渠江为干线,泸州—宜宾—乐山港口群、广安—南充—广元港口群为枢纽,层次分明、功能完善的内河水运网络。

  8. 中国白酒金三角:是指以最佳酿酒纬度带的长江(宜宾—泸州)、岷江(宜宾段)、赤水河流域为核心区域;在涪江和岷江流域沿线,以成都、德阳、绵阳、遂宁等地为承载点的延伸区;以位于四川盆地周边山区及高原地带,主要包括巴中、内江和凉山等地为协作区的空间范围。这一地区共同特点是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酿酒环境,特别适合空气中的微生物和古窖池群中微生物共同构成立体的微生物群落,拥有丰富的窖泥资源,且在白酒产业和文化名镇的结合发展上具有不可复制的独特地域资源与比较优势。

  9. 十大旅游区:是指包括峨眉山中国第一山国际旅游区、大九寨国际旅游区、卧龙中华大熊猫生态旅游区、三星堆古遗址文化旅游区、都江堰—青城山旅游区在内的老五大旅游区和包括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攀西阳光度假旅游区、嘉陵江流域生态文化旅游区、蜀南竹海石海生态文化度假旅游区、“两湖一山”休闲度假旅游区在内的新五大旅游区。

  10.飞地经济:是指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双方政府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把“飞出地”方的资金和项目放到行政上互不隶属的“飞入地”方的工业基地,通过规划、建设、管理和税收分配等合作机制,从而实现互利共赢的持续或跨越发展的经济模式。

  11.全省生产总值及增速、人均生产总值:预计2010年我省生产总值增速为15%左右,总量将达到1.7万亿元,以此为基数,若“十二五”年均增速目标确定为12%(“十五”以来实际年均增速),不考虑物价因素,2015年我省生产总值将达到3万亿元。按照到2015年全省常住人口8350万人计算,人均生产总值将达到3.6万元(以6.8的汇率折合约为5300美元),年均增长11.6%。

  12.万元GDP综合能耗:也称为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与实现的生产总值之比,即每万元生产总值所消耗的总量。该指标是综合反映能源消费所获得的经济成果的重要指标,是体现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标志性指标。

  13. 化学需氧量:简称COD,是指水体中能被氧化的物质进行化学氧化时消耗的氧的数量。这些物质包括:有机物、亚硝酸盐、亚铁盐、硫化物等,其中最为主要的是有机物。测量时根据化学氧化剂将废水中可氧化物质氧化分解,然后根据残留的氧化剂的量计算出氧的消耗量,以粗略的表示废水中有机物含量。COD值越大,表示水体受污染越严重。

  14.“米袋子”工程:指粮食生产能力提升工程。主要内容包括耕地质量建设、种子工程、良种良法入户到田、重大病虫害防控、科技保障、农机化推进等骨干工程,旨在通过项目整合实施和相关惠农政策支持,改善粮食生产条件,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有效供给,达到从根本上确保粮食安全的目的。

  15. “菜篮子”工程:指“菜篮子”产品保障工程。主要内容包括推进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科技支撑体系建设、产业化经营体系建设和市场信息体系建设,确保“菜篮子”产品生产布局合理、总量满足需求、品种更加丰富、季节供应均衡。

  16. 天府科技英才计划:是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四川,结合实施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青年英才开发计划”等项目,以中青年科技拔尖人才为重点,打造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群体,计划到2020年培养、引进人才2万名,构建一支能代表四川科技发展水平的核心骨干队伍。

  17. 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百人计划”:是围绕壮大我省高端人才队伍,充分利用国际人才资源,2020年前,以用人单位为主体、以项目为依托,在重点创新研制及成果产业化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优势企业和金融机构、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的各类园区四个领域,支持引进200名左右海外高层次人才,建设10个国家级和50个省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18. 三网融合: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通信网的相互渗透、互相兼容、并逐步整合成为全世界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三网融合”是为了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形成适应性广、容易维护、费用低的高速宽带的多媒体基础平台。

  19. 下一代互联网:是指具有以下主要特征的互联网络:采用 IPV6协议,能提供更大的IP地址空间,约为现有互联网的1029倍;数据传输速度更快,主干网和城域网传输速率将比现在的提高100到1000倍;更安全可信;支持大规模实时交互式的网络视频通信;支持大规模移动和漫游服务;更易于管理等。

  20. 物联网:物联网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是指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

  21.“大调解”工作体系:是指在党委、政府的主导下,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三种矛盾纠纷解决形式的资源和力量而形成的各部门分工协作、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新型社会矛盾纠纷解决体系。建立矛盾纠纷大调解体系,对及时、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节约纠纷解决的社会成本具有重要的作用。

教育科学研究院 (C) 2016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 (0832)2342433   邮箱 xbjyyj@126.com  蜀ICP备050063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