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给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便捷,给教育和学习带来更为显著的开放性、全面性、透明性与共享性。对于做学校教育的教师来说,信息时代精神、互联网时代意识、全球多元文化的融合等,无一不在时刻清晰地提醒着我们:无论是教育观念还是施教模式都必须随之发生变化。
对于工作在一线的教师而言,改变的应该是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互联网技术提供了大量学习机会,知识来源改变了,我们与知识之间的交流互动方式也改变了。因此,课堂上教师不应该只是带领学生学习具体的知识,还应该通过知识学习突出教学方法,突出知识与方法的运用,突出学习中问题的解决,突出质疑与独特思维,突出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释放各自潜能,突出尊重孩子的人性,顺应孩子的天性,关注孩子的主体性,设计更多参与体验式学习的活动,更多地走出教室、走出校门,到大自然、到真实的社会去参与、去实践、去学习。
作为教师,在互联网时代务必坚守而不改变的是对孩子情感与人格的培养。教育服务的对象是人的灵魂,非单纯的理性知识与认识的堆积,也非各种能力与智慧可以取代。这是教育久远而宏大的终极目标,而这个首要的教育任务是不可能靠互联网实现的。互联网只能是手段,它永远无法替代学校教育的全部内涵。如果我们用“一撇一捺”构成的人字代表所要培养的人,那么“一撇”可代表人的认知系统,培养的是人的思维品质;“一捺”可代表人的动力系统,培养的是人的德行品质。显而易见,其中起支撑作用的是“一捺”。
对于成长中的孩子而言,获得知识和能力是重要的,但比这个更重要的是情感、人格、尊重、诚信、合作,是对人性的尊重,对宇宙的敬畏,对生命的呵护等健康高尚的德行品质。在师与生爱的沟通中,在生与生情的交流中,在人与人面对面的心灵呼唤中,才会有人生丰富的各种体验,才会有不同个体真实的生命碰撞,这种体验与碰撞有热度、有力度、有感悟、有感动,这是培养有血有肉的完整的人、大写的人所必需的经历。学校教育正是帮助孩子完成社会角色的第一步,如果学校教育没有这种成长环境,如果我们过于依赖互联网而忽略人成长中社会价值的追求,虽然我们的孩子可以学到许多知识,可以很聪明甚至很智慧,但也会因此变成麻木、冷漠、空洞、没有情感的人,那将是我们做教师的最大失职!因此,不管什么时代,心灵的沟通、情感的培养、生命的体验、社会责任的形成,是任何现代化手段所不能替代的,是教育者永不改变的第一职责。
对于在实践层面工作的校长而言,改变的是管理理念及管理方式,其突出表现为校内管理体制与机制的变革。比如,通过“自动、自主、自治”的方式推动教师队伍建设。
“自动”,重在唤醒教师自身的价值追求,提升教师内在的成长动力。人是具有不断发展以超越内在本质要求的,当这种要求被点燃、被激发,呈现出自动自发之势,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力量,否则将是短暂或低效的。
“自主”,基于教师差异性的发展现状,关注来自不同教师的成长需求。教师各自处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每个阶段的成长内容、发展需求肯定各不相同,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不能只来自学校,不能只从学校管理者的角度出发,更不能只由校长一人精心设计和安排。如果来自学校、管理者、校长一厢情愿的设计越多,教师的发展则越被动,甚至会引起强烈的反感。因此,教师真正成长需要教师自主考虑目标的动态性和相关性,探索实现目标的阶段、途径和方法。
“自治”,变革管理结构,建设现代学校制度。行政瘦身,权利回归,让教师头上少一些“婆婆”;淡化行政、减少层级,突出学术型教师组织的作用。
最大限度地施展教师的才华,必须激发教师的活力与教师群体的智慧。务必坚守、不可改变的是守住教育规律,保持宁静心态。信息时代,信息的获取变得极为便捷,但也带来思考的碎片化;互联网使工作效率呈几何倍数提升,但也使人们在快节奏中产生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作为教育人,要能够抵制住这些不良诱惑,因为教育要慢,要遵循自身规律。比如,一些书院鼓励入选校长和教师著书立说,培养教育家。为此邀请了不少高校知名教授、资深专家为他们讲课,大家可以在这里静下心来读书,也可以在这些专家身边聆听教诲、耳濡目染,这是一种熏陶、一种滋养,也是一种“培养”。但仅此难出教育家,即使是出了书,也未必就是教育家。尤其对一些相对年轻的校长和教师而言,即使有了学习和思考,关键还要回到学校去实践。教师最大的优势在于实践,将学到的理论和经验通过自己多年的实践之后,才会有更深刻的体会,才会有自己独到的建树,那时才会是既把握住教育规律又具有前瞻性,且有具体生动的实践案例的教育家之书问世。因此,我们要善于把培养变成“滋养”,把写书变成“做书”,以宁静之心增长自己对教育本质的理解,以甘于无声的实践累加自己对教育规律的把握。
教育科学研究院 (C) 2016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 (0832)2342433 邮箱 xbjyyj@126.com 蜀ICP备050063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