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理念创新,推进科教融合从“共实”走向“共识”
——CAETT专访《中国高校科技》执行总编马海泉
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创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已经成为当前高等教育界的一个热点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既是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任务,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同时也锁定了科教融合新常态下大学发展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无论是创新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机制,还是“双一流建设”都必须处理好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关系,充分发挥科学研究、产业发展、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在大学人才培养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使大学发展更加适应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以高等教育的理念创新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以这个话题为突破口, CAETT(中国教育智库网)专访了《中国高校科技》执行总编马海泉教授。
我国高等教育近40年的发展改革历程就是科教不断融合的过程
CAETT(中国教育智库网):您如何理解教学和科研的关系?
马海泉:我认为,这个主题好,抓住了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和“双一流”建设的核心问题。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不仅是近4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开放始终面对又无法破解的一个难题,也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一个难题。我曾经在《中国高等教育》工作了28年,但直到2010年主持《中国高校科技》杂志,对这个问题才开始重视,并且不断思考和倡导科教融合的大学理念。
回顾40年来我国大学发展之历史,其本质就是一个科教不断融合的历史。无论从大学发展,还是从教师发展,还是从学生发展,科教融合都已经成为我国大学发展的一个基本形态。但是,大学科教融合的“共实”并没有引起高等教育理论和政策的根本改变,形成“共识”,人们仍然习惯于用“科教两分”作为大学研究和政策制定的逻辑起点。而实际上大学发展过程中的任何一件事情,都离不开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因此,正确处理科教关系是大学发展的一个根本问题。长期以来,科研与教学早已在我们传统的教育理念中被固化和窄化了,因此就不能仅从“教学”和“科研”来理解科教融合,准确讲应该是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关系。
正确认清这个关系,必须清楚科学研究在大学发展中的位置,因为我们现在无论是“双一流建设”,还是大学的各种评价、排名,本质上还是科研指标驱动的。这有一定的合理性。“双一流建设”必须有一流的科学研究,但有了一流的科学研究是不是就建成“双一流”了?答案是否定的。如果这样建设“双一流”,那事情就相对简单多了,事实上我们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绝不仅仅于此。国内众多的学者对此非常清楚,他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设计出多条路径,其中绝大多数指向了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在大学发展的历史上,洪堡明确提出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建立了柏林大学,成为现代大学的一个核心标志。从此,如何处理好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关系就成为现代大学发展的一个根本问题。长期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界在引入洪堡理念时,基本上将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用在培养人才上,并进一步发展成为教学、科研并重。而上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根据科教兴国战略,对大学提出了“两个中心”建设,则更进一步地强化了这种认识,教学、科研并重,教学、科研相结合成为研究大学改革发展的逻辑起点。随后,大学科学研究有了飞跃式的发展,科学研究对大学发展的影响不断攀升。几乎与此同步,我国高等教育也得到了跨跃式发展,从精英高等教育阶段“过渡到”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这不仅快速地提升了中国大学在世界大学中的排名,也从根本上改变了大学的结构,从根本上改变了大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中国大学也从“现代的大学”步入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学”。大众化高等教育更多的是社会对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的划定,反映了一个国家高等教育规模的变化,这种量的变化必然会引起高等教育质的改变,但仅此并不能表明高等教育质的必然变化,大学真正从本质上的改变应该是科学研究(包括社会服务等)的影响。
事实上,党中央也一直高度关注大学的这种变化。连续实施了211工程、985工程、2011计划及一系列优秀人才计划等,这些都明确地透露出: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的高等教育。胡锦涛清华百年校庆讲话、习近平年初在“三科大会”上讲话,都非常明确地提出了科教融合新常态下大学的核心办学理念,同时突出了科学研究对大学改革与发展的支撑和引领。
如果我们不能确立科学研究的支撑和引领,不能正确认识科教融合,就无法处理好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关系,甚至无法准确界定现代大学的定义。我查过百度词条就没有关于“现代大学”概念的解读,但现代大学思想、现代大学理念、现代大学制度、现代大学文化等词条都有明确的解读。我认为,现代大学最清晰明确的定义应该是“科学研究(包括技术进步、社会发展等)支撑和引领的高等教育”。这样定义就使现代大学有了灵魂,同时将科学研究的落脚点放在教育上,确立大学的本质是按照科学研究“规律”设计的学术共同体,使大学的各项工作都处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才有了共同的逻辑起点,大学各项事业的和谐发展才有可能。
作为大学的两项工作,从重要程度来讲,“并重”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从二者之间的关系讲,它们绝对不是“并重”、“相结合”这么简单。因为,这是导致大学科教分离的一个重要原因,都重要,也可以都不重要,也可以A重要,B次要。我认为,科教是学校大系统中两个互相影响、相互作用的子系统,呈现出一种复杂的“耦合关系”。“耦合”本是一个物理学的现象,是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或运动方式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表现各子系统间的互动下,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动态关联关系。耦合可能是正耦合,也可能是负耦合,还可能是零耦合。正是由于这种耦合关系,才使大学呈现出不同的办学形态,才能合理解释世界高等教育的几次巨变,才能合理解释为什么大学必须多样化发展,才能合理解释大学中为什么教学、科研机构、产业能够并存且共同发展。
科教分离
CAETT(中国教育智库网):依照您的看法,中国大学形态上的科教融合已经完成,但是科教分离却越来越严重,其根子在哪里?
马海泉:我之所以敢说,按现在的思路进行的双一流建设很可能要走弯路,这也是基于大学中科教耦合关系得出的判断。科学研究是大学的“魂”,如果大学的科学研究仅仅对“影响因子”、对“排名”感兴趣,不切实提高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贡献度,大学发展将是非常危险的。大学发展将遵循从教学形态——科教融合形态——科学研究形态的轨迹发展,最终大学将成为研究院,失去大学存在的根本目的。“科教两分”逻辑起点的形成,从思想根源上讲,首先是对洪堡思想的误解,将科教结合的现象当成了洪堡思想的本质。同时,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建国之初全面学习苏联模式,实行了科教分离的体制,以知识传授为目标的教学成为大学人才培养的唯一目标,这一体制更加强化了科教两分的认识,以至于后来我们建立的“高等教育学”更加强调了教学体系和研究体系的独立性,而忽视了大学作为科教融合的学术共同体的本质。
从科教分离到科教融合
CAETT(中国教育智库网):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您认为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尤其是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培养?
马海泉:从科教关系看,大学的本质就是创新教育。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在中国被看作是大学的一个不解之问。其实,这是科教两分教育理念的必然。因为,我们研究的问题与钱老并不在一个层面上。所谓的“钱学森之问”,其实钱老本人已经给出非常明确的答案,就是中国大学必须解决用科技发明的规律培养人才的问题,而这正是传统高等教育理念所不具有的。在这个问题上,党中央看得非常清楚,因此提出了用创新创业教育推进大学的人才培养。我认为,在科教融合的理念下审视大学的核心竞争能力,既不是科技创新,也不是人才培养,而是知识创新能力。科教融合视角下提出的大学知识创新能力,反映了大学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的综合能力,以此作为大学的核心能力,就突出了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核心支撑位置。
科教融合是一种形态,也是一种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它的重要性不仅反映在将教师的研究成果转变为课程内容,转变为教案,转变为讲义,为学生提供最前沿的学科知识,成为人才培养的一种有效方式上。更重要的是通过按科学研究规律培养人才,提升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CAETT(中国教育智库网):听您诠释科教融合,感觉非常的新颖、通俗,但仔细想想又很深奥,要想真正理解确实有很大的难度。
马海泉:从某种意义上讲,“科教融合”体现了高等教育思想和理念的转变,涉及到大学办学体制机制的转变,需要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更深层次的改革和创新。当前,社会不仅进入知识爆炸时期,就是技术进步的速度也明显加快,面对快速更新的技术进步,人类的生产、生活、工作和认知的方式、方法,甚至认知的习惯已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理论上讲,学生不在哈佛、清华、北大等名校,只要有互联网,我们都可以听到这些名校教师的课程。同样,社会上有一些人盲目指责中国人丢掉了爱读书的习惯,而事实是读书的方式早就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这给教师教学增加了更多困难,如果仍然是一个PPT,一本教科书“打天下”,学生就给教师用“脚”投票。以往我们针对学生所讲的个性化教学真正转到了对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个性化要求上。
高校的首要任务是培养人才,如何培养人才是大学综合改革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当前,我国大学经过快速发展后,遇到的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教学资源的不足、师生比过高、老师投入教学激情不高等等。同时,大学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也亟待提高,就些都制约了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改变这种现状,引入校外资源非常必要,但是现在的问题是校内资源的开发利用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教学上,仍然将教育简单地看成是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活动,深陷“高等教育质量=人才培养质量=教学质量=课堂教学质量”的圈子,而大学科学研究这个人才培养的富矿却基本与人才培养脱节。在科学研究上,仍然将影响因子作为评价的主要指标,深陷“科学研究=科研项目=期刊评价=影响因子”的圈子,通过教学开发大学生的创新之源基本被封闭。在大学教学及教学评价中,仍然重视的是教学和学习的“规定动作”,忽略教学和学习的“自选动作”。
科教融合需要一定的环境氛围来支撑。近年来,我国大学已经意识到科研与教学分离问题的严重性,并开始着手解决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之间的问题,几任总书记多次在重要场合从不同角度阐述科教融合,明确提出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教育部通过211工程、985工程、“2011计划”等,从宏观到微观明确提出通过改进科学研究评价办法,建立以科研对人才培养的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激励机制。这都为高水平大学实现科研与教学的紧密融合创造了良好的政策氛围。
科教融合引领现代大学建设
CAETT(中国教育智库网):如此看来,科教融合的理念不仅体现在人才培养上,对建设现代大学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马海泉:是的。科教融合,确立科学研究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应该是现代大学的本质,也是我国大学发展中的一个实质性问题。这一点从近40年大学院系的变革已经看得非常清楚。但是大学组织形式的变化并没有引起大学行政管理体系的变革,仍然是围绕政府行政管理的思路转,并没有转到以学术为本的符合学术发展规律的大学行政上来,才导致了现在的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之争。试想,如果按照这种思路,大学就需要建立两套独立的权力体系。如果大学这个完整的大系统中存在着两套体系,将来在运行过程中必然会产生新的问题。尽管国企改革还有许多问题,但大学改革仍然可以应该借鉴国企改革的思路,建立符合学术发展规律的现代大学制度。这是大学体制改革的基本出发点。无论是党委会,还是董事会,无论是校长办公体系,还是学术委员会,只要符合学术发展的规律,能够实现学术发展,都应该可以积极探索。只要规律明确,如何实现大学的目标,应该有多种形式。这也就是同为一流大学,但各国的一流大学并没有采取统一的模式,各自都有非常明显的特色。学术是大学运行的核心,如何管理好学术,有利大学学术的发展,正是大学行政体系需要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围绕这个根本问题设计大学的行政体系才是正道。
“科教结合”与“科教融合”不仅是提法不同,还是大学办学理念的根本转变,显示出大学作为一个整体所表现的两个基本特性,即“一体两面”。正是科教融合这个来自于现代大学的核心内涵,才使大学有了引领社会、引领文化的自信;正是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和引领,才使大学成为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主体,支撑着国家创新体系;正是按照科学研究的规律建立的人才培养体系,才使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有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任凭社会发展变化,大学仍然活力无限。因此,科教融合是大众化高等阶段扩大和丰富高等教育资源,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双一流建设”,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必然选择。
以上只是个人的观点,因为时间关系,有些问题没有展开,基本上属于自己的胡思乱想,讲出来供大家分享。
教育科学研究院 (C) 2016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 (0832)2342433 邮箱 xbjyyj@126.com 蜀ICP备050063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