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突破110万,这支庞大的研究生队伍是我国创新型人才队伍的“蓄水池”,如何通过参与科学研究,使他们具有科学精神、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科技自立自强。
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支撑的关键在于培养大批能够懂得中国并解决现实问题的科技创新人才后备军。然而,近年来西方学术话语体系“笼罩”了我国的科研教育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出现迎合西方期刊价值观、坐在书房里做研究脱离实际、遵循西方理论逻辑扭曲事实等现象。这些不良倾向对研究生培养造成了严重负面影响,事实上已经让不少青年学生忘记了为谁做科研、做什么科研以及怎么做科研。
当前高校科研育人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高校科研育人中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以西方理论逻辑、方法逻辑和评价逻辑为起点的学术话语体系,导致“为谁做科研”的核心价值认同弱化。过去较长时间,我国经济社会实践创新、科研方法规范、学术创新范式相对落后,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科学研究确实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建构在西方学术话语体系基础上的理论逻辑、方法逻辑和评价逻辑,不自觉地已经成为我国学术界研究中国问题的“逻辑起点”。研究生培养的价值理念、方法训练、课程设置等受到西方话语体系影响,“默认”西文期刊“含金量”高于中文期刊等,导致研究生科研价值观从根本上偏离“四个服务”要求。
二是投其所好、闭门造车式的脱离中国实际的研究,导致“做什么科研”的问题远离实际需求。青年学生尤其是研究生是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的后备军,研究生在起步阶段,养成发现真问题、解决真问题的良好学风,决定了其以后科研道路上的学术价值观。高校硕士生、博士生,不去老老实实调研,有的甚至闭门造数据、想象编证据,从而失去了对中国情境、现实问题的关切,也失去了学术品位和学术判断。工程学科研究生缺少技术创新一线实践锻炼,社会科学研究生缺乏对社会真实问题的把握,人文学科研究生缺乏国学经典素养等已非个案。
三是短平快功利倾向已渗入从科研选题到产出的全过程, “如何做科研”的问题被功利所控制。我国高校许多研究生,特别是人文社科研究生,从入学开始就接受“论文写作机器”式教育,在培养过程中不断强化“流水线作业”式学术规范,已成为高校学风建设中的顽瘴痼疾,极大影响学术界声誉和国家创新形象,损伤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之根基。在人才培养中,高校不单存在剽窃、造假等显性学风作风问题,同样严重的还有跟随、闭门造车、机械复制等隐性学风问题。
发挥思政教育功能,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基于以上分析,我国科研育人中应充分发挥高校科研活动思政功能,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具体而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全面加强“四个面向”和家国情怀教育。从本科生开始,开展“四个面向”和家国情怀教育活动,并贯穿硕士生、博士生的全科研培养链。具体做法:一是对本科生,要实施科教融合的培养模式改革,推行本科生学术导师制,带领指导本科生到实践中去;学校要开设聚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问题和成就的研讨性课程,包括专题研究、实践调查、考察报告等,要与实践类课程结合起来,严格考核。二是对研究生,要就科研选题、研究过程、研究方法、论文成果评价等全过程话语体系进行再造。三是全体学生要分类指导,开展劳动实践教育和政治历练,有组织开展假期基层社会实践、党政机关部门挂职锻炼、重点行业领域实习实训,激发研究生自觉肩负服务国家民族之责。
第二,要全面重塑研究生的学术评价体系。要全面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一是切实破除研究生学业评价中的“五唯”倾向,特别是“唯论文”的顽瘴痼疾,在学位论文和毕业要求上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二是鼓励研究方法创新和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特别是“卡脖子”问题的研究项目,尤其是在研究生论文选题评价上要突出“中国问题”的研究。三是加强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教育,打造各细分领域的方法论教材,逐步建设中国版研究方法论,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科研价值体系。四是加强学术规范和新形势下科研伦理教育,在学术生涯早期建立规矩意识、求真精神,规避学术失信。
第三,要强化导师在科研立德树人过程中的主体责任。要全面提升导师队伍科研思政责任意识,强化导师的理想信念、道德伦理、学术境界和教育技能,以全面提升“科研育人”水平。一是在制度安排上明确导师的科研思政主体责任,要培养一批立足中国大地、深厚专业基础、具有家国情怀的优秀导师队伍。二是鼓励学术导师与实践导师联合指导,支持高校聘请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学术修养的实践导师,通过多种形式配合学术导师提供指导。三是把科研思政纳入导师个人评价,对培养出德才兼备研究生的导师进行表彰奖励,鼓励高校研究生名额向科研思政优秀导师倾斜,并建立导师思政教育成效负面清单。
(魏江系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刘洋系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研究员)
教育科学研究院 (C) 2016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 (0832)2342433 邮箱 xbjyyj@126.com 蜀ICP备050063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