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下午,“2019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专题论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研究”在兰州大学召开。南京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副院长、长江学者黄贤金教授出席并作报告。报告摘编如下:
随着高等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我国高 等教育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尤其是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开始注重打造更加国际化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着力发展留学生教育。随着留学生规模扩大,来华留学生在空间选择上呈现出一些特征。
一、近20年来华留学生空间分布特征
1. 从地理格局上,华东与华北是留学生最重要聚集地,其分布已从1999年的华北独大(占全国47%)发展到2016年的华东(占全国35%)、华北(占全国25%)并举。
2. 从城市分布来看,来华留学生规模与城市行政等级(如省、副省、地级市)正相关,虽然直辖市和副省级城市集中度更高,但地级市层面的留学生增长更为迅速。从重点城市及城市群分布来看,呈现出北京、武汉、西安“三点”与沪宁杭、穗厦、昆邕①、成渝、沈大长哈“五片”相结合的特征。
二、来华留学生地域选择的影响因素
基于教育因素(规模、质量、层级等)、经济因素(发展度、城市化率、开放度等)、社会因素(基础设施、生活成本、就业水平等)、文化和地缘因素(历史文化、国际游客、沿边②省份等)等方面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 沿边省份对于吸引本科阶段留学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研究生阶段的留学生影响则不显著。
2. 与本科阶段的留学生更看中高校声誉不同,研究生对地区高等教育层级结构较为敏感。
3. 经济因素对本科阶段留学生的影响相对较大,原因是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但是对研究生阶段留学生的影响相对较小,原因是研究生阶段的来华留学生更注重学术。同时,有关奖学金和城市创新能力指标对吸引研究生阶段留学生的影响会更大。
4. 历史文化因素对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的影响较为一致,这使我国沿边地区来华留学生发展有较高水平。
三、完善来华留学生地域分布的政策建议
基于来华留学生的地域分布特征,本研究从优化国家来华留学生政策、完善地方来华留学生奖学金制度以及制定更具平等性的内外高校学生培养机制等方面,提出有关政策建议。
1. 改进和完善现有评价指标体系。制订符合区域差异性的留学生分类评价指标,促进高校国际化建设。
2. 挖掘沿边地区来华留学生发展的地缘文化特色。注重沿边地域地缘文化元素对于来华留学生发展的影响,适度扩大来华留学生的专业学位规模,引导这些地区的来华留学生教育从数量增长转向结构优化、质量提升。
3. 完善区域来华留学生发展引导。营造良好的地区社会环境和留学生教育管理服务机制,努力实现留学生教育“软实力”与“硬实力”的相互补缺与均衡配置。例如,沿边地区注重构建跨境③的地缘文化共同体,沿海以及华北地区注重经济发展以及科技竞争力提升,以此吸引来华留学生。
4. 引导高校制定来华留学生培养方案。鼓励高校量身定制留学生专业培养方案,有针对性地配套学习生活条件;逐步实现来华留学生教育和本土学生培养管理的一体化。
作 者:
印兴波 南京大学组织部副部长(地理学专业博士生);
黄贤金 南京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副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
注 释:
①邕: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的简称。
②沿边指云南、广西、黑龙江、新疆、吉林等沿边境线城市。
③跨境指云南、广西、新疆、黑龙江等与周边国家接壤的地区。
教育科学研究院 (C) 2016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 (0832)2342433 邮箱 xbjyyj@126.com 蜀ICP备050063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