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育决咨参考 >> 正文
读博,是对“性格”与“个性”的严峻考验
来源: 中国科学报   作者:   点击数:  日期:2018-05-09   字体:【

拥有博士学位,往往被认为是一个人才情的有力证明。在外人看来,拥有博士头衔者,还会与聪明才智、才华横溢这样优美的词语联系在一起,甚至被人高看一眼。然而,到了学术界内部,情况就发生了变化。

  无论中外,一个人要想进入学术界,除了个别专业外,拿到博士学位已经成为了最低门槛。在国外,想进入大学任教,没有博士学位几无可能。在国内,没有博士学位,要想进入一流的高等院校与研究机构,同样毫无希望。现在,就连以教学为主的普通公立高等院校甚至是公立的专科学校,招聘人才也都打出了具有博士学位的最低要求。如此一来,读博的人越来越多。

  在西方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高校,大部分博士生项目都是直接从本科生中选拔人才,因此,博士生项目需要5~7年时间可以读下来,在这期间,大都可以得到全额或者部分资助。有些学校没有资助,或者资助很少,博士生自己就需要想办法。如何生存、如何平衡读博的繁重学业、研究任务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就成了一个重大问题。如此一来,我们听到和看到不少在7年之内读不下来,甚至就此放弃的案例,也就不觉得奇怪了。

  在我国,博士生项目一般都从硕士学位获得者中选拔,在校的年限固定在3~4年,一般也可以延伸到5~7年,但往往后来就没有资助了。近年来,因为国内读博的人越来越多,我们所听到的博士生抱怨的声音也就越来越多。

  读博,是对“性格”与“个性”的严峻考验

  最近,一份基于加拿大某大学调查的研究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的《高等教育教学》上。2018年5月2日的《泰晤士高等教育》也对此作了报道。该论文让我们更直接地听到了来自博士生的声音,看到了当今博士生的思想状况与生存状态,也聆听到了一些博士生导师的声音。

  主持这份调查的学者是英国牛津大学教育学院的访问博士后斯卡科尼,研究报告题为《作为初试磨练的博士研究:哪些预期的和想当然的做法妨碍了博士生前进的步伐》。该项研究以加拿大某大学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系部的36位博士生、14位博士生导师和5位学术管理者为调查对象。

  该研究发现,诸如“自我牺牲”、具有“承受某种程度的痛苦”的能力,或者经得起“智力上的孤独感”等这些衡量人的优秀品质,在读博的时候,比通常我们夸赞人们所说的“聪明才智”这样的品质,要更有价值得多。

  简言之,该项调查的结果显示,在多数学者和博士生看来,博士生的学习研究过程并非是一种智力成就,而是对人的“性格”的一种考验。

  斯卡科尼在文章中提出,我们早已把读博当做是一种最基本的训练和磨难,牺牲模式早已深入学术界的人心,也成为各种学术训练中的日常行为。身在其中的博士生们从来不会去质疑这样的模式是否最适合学生,是否对学术界最有益。

  有一位管理者提出,现行的博士培养和管理制度适合于上世纪70年代的学生。那时的人们全都是全职学生,要么单身独居,要么与父母同住。如此一来,他们就不会为工作或者是家庭所累,也就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论文写作之中,不受任何干扰。而当下的高等院校依旧按照过去的制度在管理,尚未考虑新一代博士生所带来的新情况。

  听博士生吐槽

  许多接受调查的博士生都谈到了要有坚强的性格、严格的自我约束力,对批评不要太敏感,要有在几年之内能够专注于某个具体课题的“痴迷的一面”——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谓的“痴迷”,既带有主观上真正喜欢而沉浸其中的意思,也有被动或者强迫性地去做研究的意思。但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对某种课题要有“痴迷的一面”,似乎是博士生必备的能力。有一位博士生说得更直白,“对我来说,读博不需要太有智力,只要刻苦努力,讲究策略就行了”。

  然而,也有博士生对这样的观念提出异议。有几位接受采访的博士生都提到,读博将不可避免地把学生推向心理和身体的极限,只要接受了这样的观念,那么博士生无论在才智还是在情感上都要处于孤独之中,似乎就是合情合理的了。实际上,人们的这种观念及其效果,可能本身是有问题的,也是需要高等院校与研究机构加以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的。

  听听博导们怎么说

  对于博士生导师和管理者来说,读博不易已经成为共识。在他们的眼里,读博的难度要远远高于博士生们的看法,其难易程度与博士生所说的程度似乎不在一个层面上。

  有不少博导和管理者认为,读博的过程可以与攀登珠穆朗玛峰相提并论,或者是一场马拉松,最起码也是一场长跑距离的竞赛。有一位博导就说,“最终那些历经磨难的登顶者和跑到终点者,可谓是完成了某种英雄壮举”。

  英国赫瑞瓦特大学管理与语言学院院长麦金托什说,过去人们对于读博的认识,大都集中在通过的仪式和口头答辩等训练上,实际上,现在更准确地来说,还是应该把博士研究当做是一种学术实习期,到最后才会考你,看你是否有能力去做研究,能否成为一个合格的研究者。

  在麦金托什看来,读博无异于一场驾照考试,目的是要看司机是否有能力独立地驾驶车辆,并达到一定的水平。当然,通过了驾照考试,并不意味着功成名就了。拿到博士学位的人中,会有不少单调乏味的研究者,他们虽然辛勤努力,但成果发表在普通的期刊上;只有少数人会脱颖而出,在世界学术界做出优异的成绩。但越来越多的博士逐渐变得越来越好,研究和写作能力日渐提高,最后成为相关研究领域中的佼佼者。

  总体来说,对于读博事实上是在某种程度上对一个人性格的考验这一点,博导们并不感到有何不妥。大家普遍认为,这是成为一名自立研究者的关键部分。而能否具有自主独立的研究能力,是读博中人们经常讨论的问题。

  读博要慎重

  上述研究涉及到了读博的现实问题。同时,它也对那些正在考虑读博的人提出了极为重要的现实问题:要不要读博?为什么要读博?这是在读博之前一定要深思熟虑的问题。

  现在的博士项目大体分为两类:学术型与职业型。在我看来,如果并非真的热爱学术,也对未来从事学术研究没有信心,那最好还是不要去读。因为,读了自己难受、导师(组)难受;毕业了自己还难受,家人也跟着难受;博士毕业再转型,不容易甚至很难。正如斯卡科尼所采访的一位管理者所说,有些博士生进来是走错了门。他们不是缺乏能力,但他们的能力不是读博所需要的。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读学术型博士,其实主要是为了从事学术研究作前期准备的。如果未来不从事学术或者与之相应的工作,读博士实在是既浪费了个人生命,也浪费了大学的资源。我想说的是,如果只是为了业余爱好,或者一时之兴趣,实在没有必要冒险去尝试接受这种正规而严格的训练。

  另外,从大学的资源上来说,现在博士生的名额并不富余。在国外,读博虽然也有自费的,但大多数学术型博士都是全额资助的。在国内,博士生的资助,近年来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如果未来不从事学术研究,是否可以考虑不读学术型博士,而把这个资源留给那些一心想读学术型并愿意在未来从事学术研究者。

  总之,读博不易,读博跟自己未来做什么关系并不大,但若真从个人兴趣、未来发展、大学资源等各种因素考虑,还是应该慎重选择。

教育科学研究院 (C) 2016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 (0832)2342433   邮箱 xbjyyj@126.com  蜀ICP备05006381号